婁輝,包河區濱湖世紀社區和園小區的一名居民,也是一名黨員志愿者。在小區濃厚的志愿服務氛圍渲染下,婁輝發揮自己的專長,義務幫助居民維修家電,是和樂維修志愿服務隊隊長,經常帶著志愿隊隊員積極檢查居民家中的常用電器,找出其中的問題電器并進行維護。維修過程中,維修隊成員們積極配合,相互合作,共同解決問題。
義務修理,為民干實事
“在為社區居民義務維修家電中,我深深地感受到,每一臺家電都與大家伙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所以我會盡我最大努力去維修。”簡單樸實的話語道出了一個黨員的黨性和信念。因為常年義務為社區居民維修家電,婁輝被居民親切的稱為修家電的“武林高手”。現在社會很少能見到七八十年代那種屋里堆滿電器的家電修理店,也少了那些騎著自行車在居民樓間轉悠的修理工,加之網絡化、信息化的不斷發展,很多老人家電出故障之后不知道到哪修理、聯系誰修理。思及此,婁輝決定讓自己的修理技能發揮更大的用處,幫助更多的人。于是,婁輝利用中午、晚上和周末的休息時間,經常來到有需求的老人家中進行義務維修,“家里兩臺電腦都壞了,我就給婁師傅打電話,他二話沒說就上門來了。這電腦是幾年前買的,平常上網查資料都用它,前兩天不知道怎么了就啟動不了了,因為用慣了也舍不得扔。”社區居民李阿姨指著一臺老式電腦說:“婁師傅打開機箱蓋,按下了啟動按鈕,仔細聽著排風扇和硬盤的轉動,不一會就查出來了病根,把內存條清理下又安裝上,電腦就正常啟動了,我特別感謝他。”婁輝義務修理,用看似普通的行動幫助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
擴大團隊,不斷進取,彰顯黨性
隨著服務的不斷開展,仍有很多居民家里的家電問題未能解決。為此,婁輝便找了幾位同樣愿意參與社區維修服務的師傅組成了一支和樂維修志愿服務隊,每天分組前往居民家里進行檢查維修。在夏季的時候,大部分居民家中的電風扇,空調,冰箱都需要維修,有的時候一個上午修理隊都走不完預定的戶數,但為了不讓居民多受一分的炎熱,即使到了飯點,隊員們也依舊堅持。“總不能讓人家白等吧”婁輝總是笑著擦擦汗,歇了口氣,收拾好東西便走了。“讓維修隊來給我們修東西我們放心,活兒好質量高,而且從來沒要過工錢。”這是居民們的認可,也是居民們的贊譽。
開展義修活動,散發黨員光輝
在熟悉的居民看來,“和樂”修理隊是家電的“救星”,但是為了惠利社區,普及各家,讓更多不熟悉的人知道并了解有這樣一個修理隊的存在,“和樂”修理隊商量著辦一個大型的義務維修活動,于是在網格的宣傳和街坊鄰里的奔走相告下,義務修理活動開始了。前來維修的人早已排起了長隊,婁輝和他的隊員趕緊從修理車上搬下七八個裝滿配件的箱子一字排開,開始維修起來。一邊維修,他一邊習慣性的給對方講解起來,結果對方連連擺手,“不用講,我相信您,再說我也聽不懂。”樓上的劉爺爺拿來個電磁爐,吳師傅檢查發現是最常見的問題——磁控管壞了。“拿到外面去問了下,開口就要130塊錢。”劉爹爹抱怨。吳師傅一邊維修,一邊告訴他,只要換個新的磁控管就行,十分鐘后,劉爹爹滿意而去。由于人太多,一時間修理不完,婁輝將一些小型家電貼上標簽帶回家,對于一些大型家電未能修理的,“和樂”修理隊一一作了記錄準備日后上門修理。除了日常維修,婁輝還善于弄一些小發明,這不,這次維修中用的測電壓的儀器就是他自己用一個穩壓器改造而成的,還挺好用。
婁輝和他的隊員們本著義務、互助的精神開展了一系列義務維修活動,即便嚴寒酷暑,也從不抱怨,用心溫暖別人。他們就如路邊雛菊,默默無聞的奉獻著,雖平凡卻能用平淡的生命為歲月增添一縷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