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湖世紀社區清楓網格黨支部積極貫徹落實關于加強城市基層黨建相關文件精神,以打造“兩應”黨組織、提升組織力為重點,從解決居民所困、所需入手,深入推進黨建引領社區治理,扎實開展紅色領航和美小區建設。
夯實基層組織促進“自娛型”向“公益型”轉變
按照小區建支部、樓棟建黨小組的方向,清楓網格工作人員和社區部門工作人員混合編組,下沉到樓棟,常態化開展黨群串門,將黨員和居民骨干發動出來,將黨組織覆蓋進小區、進樓棟,將黨的政策傳下來,將居民的聲音傳上來,增強黨組織為民服務能力。近年來,不少團隊在天山公園練習秧歌、廣場舞等文體項目,曾因噪音、活動時間等問題多次被居民投訴,成了眾所周知的“擾民”群體。清楓網格黨支部在了解到相關情況,隨即開展了各團隊負責人的走訪。黨支部以隊伍骨干之一、在地黨員“汪德洲”為突破口,結合“紅色家訪黨群串門”活動,對隊伍成員進行了大走訪和了解。經過多次走訪和思想動員,網格黨支部積極引導該團隊向為老服務方面轉換,網格黨支部的工作得到秧歌隊成員充分認可。汪德洲和其他骨干們主動要求把秧歌隊充實到網格的為老服務隊伍,支持網格黨支部工作。實現了,抓手關鍵少數,帶動絕大多數,將自娛自樂型的團隊轉化成為民服務型的社區自組織。在網格黨支部的指導下,秧歌隊參與入戶慰問、空巢老人幫扶、公益演出等志愿服務,逐漸改變了他們在居民心中的形象,由“擾民”群體變成“為民”公益隊伍。
引領社會組織激發社會治理新力量
清楓網格黨支部著力提升黨組織的引領能力,通過挖掘核心黨員和居民骨干,孵化培育社會組織,成立社會組織和社區自組織的黨小組,引領自娛自樂的團隊向公益性為民服務團隊轉型,不斷增強黨組織發動群眾、組織群眾、服務群眾的能力?!半S地大小便、大狗不戴繩索”等不文明養狗行為也是居民普遍遭遇的麻煩事,尤其兒童老人遇到狗時都不得不“避讓”。為緩解或解決這個問題,網格黨支部組織養狗的居民成立“文明養犬俱樂部”,成功組建了黨小組,不僅引導居民文明養狗、科學養寵,還發動他們參與社區公益服務。
清楓網格黨支部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政治領導力、組織覆蓋力和群眾凝聚力,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組織黨員、動員群眾、凝聚人才,通過走訪轄區600多名在地黨員、組建23個樓棟黨小組和2個社會組織黨小組,將類似“擾民”現象變為“為民”公益,并參與到小區治理中的問題超過10個,實行組織進樓、服務進家,實現小事不出樓棟、大事不出小區,為建設和美小區不斷充實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