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河區濱湖世紀社區觀湖苑小區位于濱湖啟動區核心區域,常住人口1.2萬人。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人口居住密度變大,管理難度也與日俱增。如何應對新形勢、新挑戰?觀湖網格黨總支貫徹合肥市委“1+8”文件精神,堅持黨建引領住宅小區綜合治理,積極開展“三類典型”培育,通過“三位一體”議事協商平臺主動回應和處理群眾的煩心事、揪心事,真正把治理落實到“細枝末節”,實現了“小區事,大家管”,小區治理和服務水平不斷提升。
建立“三位一體”議事協商平臺
觀湖苑19棟2單元一樓大廳內側的天井,長期以來,環境陰暗潮濕、臟亂不堪,加之頂層住戶往天井內亂丟垃圾,臭氣熏天、污染環境,很多居民在棟樓群里議論紛紛,表達不滿情緒。同住該單元的熱心居民儲玉娥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也在群里給大伙出謀劃策,但問題卻遲遲得不到妥善處理。一次偶然,她知道了小區里有“三位一體”議事協商平臺,于是她向網格黨總支提交了問題,網格黨總支積極響應,立即召集各方參與議事,問題很快得到解決。
打造“三位一體”議事協商平臺,是觀湖苑小區探索小區治理模式的創新做法。所謂“三位一體”,指的是在網格黨總支引領下,居委會、業委會、物業公司共同參與、發揮力量:網格黨總支發揮黨組織引領作用,動員各方力量;居委會代表居民自治力量;業委會代表業主自治力量;物業公司服務于全體業主。通過打造“三位一體”議事協商平臺,集聚了多方力量,激活了社區資源。同時,也大大激發了各方潛能,真正實現了小區共商、共建、共享的治理格局。
聚焦痛點實實在在解難題
前不久,觀湖苑小區D網格網格員李開娟在巡查中發現,小區地面車棚和機動車停車位上停放了大量長期不用的非機動車,不僅占用了公共停車資源,影響小區的環境衛生,而且存在安全隱患。她第一時間將問題報到了網格,網格黨總支通過實地走訪發現,這些非機動車都屬于廢棄的“僵尸車”。
于是,網格黨總支利用“三位一體”議事協商平臺,立即組織召開了觀湖苑小區“僵尸車”處置聯席會。派出所、居委會、業委會、物業以及居民代表參加了會議。會上,大家各抒己見,就“僵尸車”處置問題出謀劃策,很快就達成了共識。確定由業委會牽頭組織“僵尸車”處置,物業全程配合實施,居委會和群眾代表做好向居民的解釋說明工作,黨總支參與全過程監督指導。經過一個多月的努力,小區“僵尸車”問題最終圓滿解決,小區環境面貌得到了提升,居民的文明意識也得到了增強。
今年以來,觀湖苑小區通過“三位一體”平臺解決了幼兒園門前路面及環境提升工程、小區南門景觀水池修建工程、小區機動車停車位搖號等事關居民切身利益的大事。
探索長效機制凝聚治理合力
提著“馬扎”進樓洞,交談之中解需求。“紅心”黨員巡查隊隊長陳傳俊被鄰居們親切地稱為“馬扎隊長”。這位來自第二黨支部的企退老黨員每天都在小區里轉悠,小到路面破損、綠化損毀、鄰里糾紛,大到關系居民切身利益的工程項目都是他的巡查范圍。作為小區內重要的協商力量,今年以來,他的巡查隊成功解決了小區業主一直關心的地下車庫消防設施的維修、補齊工作,贏得了小區居民的一致稱贊。
事實上,在觀湖苑小區,像陳傳俊這樣的熱心黨員數不勝數,觀湖網格黨總支積極吸納講奉獻、愛公益的黨員加入居委會各類組織,為推進小區各方協商議事貢獻力量。
踐行“一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的理念,如今的觀湖苑小區,“小事好商量,大事多商量,遇事一起扛”的觀念已經深深走進了居民的心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