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的霓虹燈下,身著紅馬甲的巾幗志愿者值守在小區入口,提醒進入小區的居民掃“兩碼”,每天下午的五點到十點,都能看到她的身影。
夜間值守的“夜芭蕾”
她叫閆爭鳴,是包河區包公街道包河社區某小區的一名企業退休人員,也是包河社區包小荷巾幗志愿服務隊的一員,平日里,她還是社區芭蕾舞隊的領舞。這次的疫情防控,她挺身而出,主動報名參與防疫志愿服務,且上來就選了晚班這個“硬骨頭”,誰能想到,這是一個50后老人的選擇,當社區工作人員都擔心她能否堅持下來時,閆爭鳴說“我自己身體還不錯,我覺得我可以!我服從社區安排!”一切仿佛就如她的名字“爭鳴”一般,她的挺身而出,就像夜幕下的芭蕾舞者,瞬間驚艷了所有人。
絲毫不放松的“閆”大姐
值守小區出入口,落實防疫相關措施,看似簡單,卻絕非易事。“嚴”字當頭,成了閆大姐最準確的行動體現。有一次,一位居民騎著電動車,企圖迅速穿過小區入口,閆大姐立馬上前阻攔,一不小心,電動車軋到了閆大姐的腳,閆大姐沒有立馬想著疼痛,而是嚴肅地對居民說:“你沒有掃‘兩碼’,請配合下我們疫情防控工作”。還有一次,同樣是另外一位居民騎著電動車進入小區,企圖“蒙混過關”,閆大姐也是立馬沖了上去……
堅強“夜芭蕾”展現巾幗風采
巾幗不讓須眉,在閆大姐身上體現的可謂淋漓盡致,夜里九、十點,其他值守人員經常會感到疲勞犯困,但閆大姐卻每天堅守崗位,絲毫不放松警惕,兩次遇到從中高風險地區返回的人員,她都第一時間聯系社區,反映情況,她的認真負責也時時感動溫暖著社區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