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為基層綠色治理提質為核心目標,包河區義城街道緊扣“黨建領航、治理攻堅、科普賦能”主線,通過搭建協同治理框架、破解民生環境痛點、傳播生態環保理念,將黨組織的引領力、治理的執行力、科普的傳播力轉化為社區宜居建設實效,讓居民在環境改善、服務優化、理念浸潤中,切實感受基層治理的溫度與生態宜居的魅力。
黨建領航定方向,搭起綠色治理“主骨架”。義城街道依托統一戰線優勢,牽頭成立全省首個“生態科普黨建聯盟”,整合高校、企業、社會組織等多方資源,組建專業科普志愿者團隊,為生態環保科普提供“平臺式”支撐。在黨建與生態實踐深度融合上,義城街道創新推行“主題黨日+生態實踐”模式,把黨課課堂搬到濕地現場、河道沿線,2024年以來,先后開展“清河護岸”等特色黨日活動37場,覆蓋黨員群眾800余人次,以黨建“領航力”為基層綠色治理錨定方向、凝聚力量。
治理攻堅辦實事,繪就宜居社區“實景圖”。義城街道聚焦居民急難愁盼,以精細化管理破解基層綠色治理中的民生痛點。街道聯合“濱濱有愛”志愿服務隊開展“環保宣傳進社區,垃圾分類美家園”主題活動,社區“兩委”成員帶頭上門,逐戶講解分類標準、演示投放方法。針對消防通道堵塞、樓棟垃圾堆積等問題,黨員志愿者帶頭攻堅,累計排查整治衛生死角20處,覆蓋30棟居民樓。為改善小區綠化,街道黨組織牽頭成立專項工作組,在24個裸露點位補種樹木2000余棵。為保障公共空間秩序,義城街道針對流動攤販占道經營、非機動車亂停放等問題進行每日常態化執法工作,并定期開展集中整治工作,對攤販經營、液化氣罐使用、非機動車停放等方面進行規范和宣傳,7月份以來共開展集中整治工作5次,出動超70人次。另外,義城街道聯動社區組織物業、志愿者等力量,開展非機動車秩序整治、“僵尸”三輪車清理、裝修車輛占到整治等活動,累計規范清理亂停放非機動車300余輛,“僵尸”三輪車30余輛,讓治理成果真正惠及每一位居民。
科普賦能擴影響,激活綠色理念“源動力”。義城街道通過“政企社聯動+線上線下融合”模式,讓綠色理念深入群眾生活。今年以來,聯合實踐家社會發展服務中心、合肥水務集團第四水廠等單位,開展“水廠探秘”“濕地知識講堂”“環保公益市集”等沉浸式活動6次,通過實地參觀、互動體驗、知識問答等形式,惠及居民180余人次。同時依托街道微信公眾號推送生態保護、環保常識類圖文13期,閱讀量超2600人次;巧用社區閑置空間建成全市首個“社區濕地科普館”,以模型互動、視頻講解服務居民及學生超500人次。此外,啟動“共建濕地科普宣教項目”,組建“生態講解團”,用方言故事、鮮活案例宣講巢湖退捕禁漁、藍藻治理等政策,開展宣講10余場覆蓋群眾300余人,讓綠色理念通過多元科普“傳聲筒”走進千家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