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面對疫情,大圩鎮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紛紛響應號召積極參與疫情防控工作,主動投身到這一場防控“戰役”中來,盡顯一名黨員的責任與擔當。
一、姜勇:“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
抗擊疫情沖鋒在前,高舉黨旗無愧信仰。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今年55歲、有著近三十年黨齡的大圩鎮人大主席姜勇迎難而上,向險而行,一直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他既是大圩鎮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的副指揮,更是一名普通的一線工作人員。每天早上6點多鐘起床,7點鐘準時趕到工作的地方,每天幾乎是17個小時奮戰一線。
其實這樣的超強負荷對于姜勇來說,能夠堅持下來,實在不易。由于前段時間發生意外,姜勇的腿部骨折,至今尚未痊愈。但是他全然不顧,一直全身心投入到此次戰“疫”中。
帶頭分片包干、全覆蓋登記排查、做好群眾服務保障工作……每一項他都盡職盡責,全力以赴。姜勇說:“我作為黨員干部,必須沖鋒在前,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我們在開展工作的時候,幫助了別人,提升了自我,拉近了干群關系,才能齊心合力打贏疫情防控戰。”
二、吳亞嵐:“人心都是肉長的,你和群眾交流的時候,他能體會到你是否真的關心他。”
金葡萄社區黨總支書記吳亞嵐是大圩防疫前線隊伍中的一員。金葡萄社區有7400戶居民,人口近3萬人,其中外來人口大約5000人,給當前的疫情防控工作帶來不小的挑戰。吳亞嵐帶領社區8名工作人員一起,詳細摸排武漢返回人員信息、關閉人員密集場所、參與小區“封閉式”管理……一天下來,腳跑軟了,口說干了,吳亞嵐從沒說過一聲累。
1月28日晚,為了完成大圩封閉式管理前將近3萬份的出入證發放等工作,她更是通宵達旦,沒有休息。事實上,從1月28日成立大圩鎮防疫指揮部到現在,忙到凌晨是她的工作常態。
吳亞嵐知道,小區的疫情防控需要全民動員起來。在她的帶領下,社區樓棟黨小組組長、樓長還有其他居民志愿者紛紛在“志愿書”上摁下紅手印,加入到疫情防控一線。“人心都是肉長的,你和群眾交流的時候,他能體會到你是否真的關心他。要把群眾當作你的親戚去對待,群眾就會支持理解你。”這是吳亞嵐這么多年基層工作以來感觸最深的話。
三、王徽:“作為一名黨員干部,我只是做了我本職的事。”
自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每天深夜,在大圩鎮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辦公室,總會有一個熟悉的身影。從臘月二十八開始,王徽就和其他工作人員一起,每天連軸轉,一邊在辦公室統籌調度,一邊又馬不停蹄趕到一線,全面開展疫情防控摸排、防控知識宣傳、外出返程人員登記等工作,把各項工作落實到位。
“你們把手頭上的工作完成后,趕緊回去休息,路上一定要小心,到家給我發信息說一聲。”她總是再三叮囑每一個同事下屬,而當大家問她什么時候走時,她卻說,“你們先走,馬上就是外出人員返程高峰了,我等下去值班點上看看”。她應該忘了,其實自己才是值班室走的最晚的一個。
由于這些天她工作一直很忙,又身處一線,父母也難得見到她,因此每天都會打好幾個電話來關心她的身體狀況。為了不讓父母掛心,王徽一直瞞著一個事:她已經連續好幾天血壓過高了。前幾天到醫院開了點藥服下,就又來上班了。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在大圩鎮,廣大黨員“逆向而行”的抗疫故事每天都在上演。寒冬總會過去,春天終將到來。相信他們的堅守,一定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