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大圩鎮東林村黨支部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以黨建引領服務群眾的模式,在弘揚真抓實干作風上下功夫,積極探索以“用心”服務理念答好民生答卷,打通基層治理和為民服務“最后一公里”。
筑牢干群“連心橋”
大圩鎮東林村黨支部突破“傳統方式”,不斷延伸工作觸角,將黨組織工作重心逐步擴展到教育管理黨員、服務民生、服務群眾,筑牢干群“連心橋”。聽民聲。聽民聲、察民情、匯民智、解民憂、暖民心。村民一直反映東林村村小擋溝的道路一直未通,農用物資靠背,一直制約著群眾農作物生產,為改善道路交通環境,東林村黨支部積極協調上級有關部門,近期對村域內的兩條機耕路約1200米進行提升改造,鋪設瀝青路面,最終打通了群眾盼望多年的“致富路”。抓學習。東林村于2011年7月整體拆遷,2017年1月整體回遷金葡萄小區。這對長期穩定的傳統黨員教育模式提出了挑戰,黨員教育管理也遇到了人員組織難、活動開展難、作用發揮難等“三難”問題逐漸凸顯。東林村黨支部根據黨員居住地細劃金葡萄A/B/D三個黨小組網格,通過統一活動場所、精心策劃學習內容、創新活動形式等多項措施抓實抓細黨員教育管理,從而提升基層黨建的組織力和覆蓋力,實現了基層黨支部組織力、凝聚力、戰斗堡壘作用。
“用心”為民辦實事
東林村黨支部用心為民辦事、用心與民溝通,切實解決村民“急、難、愁”問題。幫扶惠民。今年以來,東林村黨支部在疫情、防汛期間走訪幫扶蔬菜、草莓、葡萄種植戶等44戶,通過大圩鎮農辦搭建與超市、果蔬銷售企業、大單位的對接平臺,解決農產品銷售難題。再通過七一走訪困難黨員、獎特扶困難家庭、重陽節慰問等形式開展“送溫暖”活動,真正為群眾解難題、辦實事。用心干實事。想百姓所想,急百姓所急。今年以來,東林村黨支部主動上門了解因病致貧、生活困難的群眾情況,認真登記造冊,共為2戶非重點人群申請了大病救助,為4戶群眾申請了臨時救助,給他們的生活送去一片暖陽。吳大爺就是大病救助的受益人之一。去年1月,吳大爺被查出患有食道癌,先后在安徽醫科大學住院治療3次,費用高達10多萬元,除去醫療報銷,仍需自費6萬多元,這讓原本不富裕的家庭在經濟上更加困難。村醫療救助聯絡員了解情況后,第一時間為他辦理了醫療救助,在辦理過程中,東林村黨員親自到醫院聯系當班醫生,為吳大爺的出院小結補蓋了公章,解決孩子不在身邊辦事困難問題,幫助吳大爺拿到了4萬多元的醫療救助。
發揮好服務群眾“軸心”作用
東林村黨支部不斷健全完善黨建工作機制,充分發揮黨組織服務群眾軸心作用,切實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黨員隊伍顯擔當。在疫情防控的緊要關頭,東林村黨支部積極引導穩民心,強措施保民安,既當“宣傳員”又當“安全員”,針對疫情防控需要實施的金葡萄小區封閉措施,黨員志愿者輪流站崗執勤,對來往車輛進行排查登記,在危難之時彰顯黨員擔當;在防汛時期,黨員志愿者積極參與防汛工作,通過成立黨員突擊隊,發動50余名黨員群眾參與防汛抗洪工作,排除一切可能發生的隱患危險,確保南淝河安然無恙。
一年來,大圩鎮東林村黨支部嚴格按照鎮黨委要求,以解決群眾實際問題的成效為衡量標準,進一步強化服務意識,樹立服務理念,規范服務態度,力爭讓群眾服務水平更優質、群眾滿意度度數更高,以樹立黨支部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