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方興社區新胡李黨總支以居民需求為導向,破解服務群眾“力量散、資源碎、效率低”的難題,廣泛鏈接資源,搭建“黨建引領、專業協同、多元共治”的社區治理平臺,推動各方力量下沉社區,打造“社區共治生態圈”,繪就了一幅“人人參與、人人盡責、人人共享”的社區共治新圖景。
建強“主心骨”,以黨建引領凝聚治理向心力。面對轄區人口結構復雜、需求多元的特點,黨總支從建強組織體系入手,將黨支部建在網格上、黨小組設在樓棟里,選拔黨員骨干擔任樓棟長,形成“黨總支—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四級聯動體系,讓黨組織成為串聯各方力量的“主心骨”。始終圍繞居民需求,建立“民情收集—分析—響應—反饋”閉環機制,通過入戶走訪、議事長廊座談、線上意見箱等渠道,收集各類需求200余條,梳理形成“民生需求清單”,定期召開“黨群聯席會”,邀請居民代表、物業、社會組織共商對策,將需求轉化為“治理項目清單”,由黨員帶頭認領、跟蹤辦結。
激活“協同力”,以專業賦能提升治理精準度。為滿足群眾日益精細化的需求,積極引入資源破解專業服務缺口難題,新胡李黨總支主動鏈接教育機構、社會組織、企業等專業力量,構建“黨組織搭臺、專業力量唱戲、群眾受益”的協同模式。特別推出“父母越放松,孩子越努力”親子成長課程,邀請專業心理咨詢師和教育專家,滿足親子教育需求,開設“共享媽媽”課后服務,解決上班族后顧之憂,開展“健康市集”大型義診活動,為居民送來健康監測和科學生活指導,今年來服務居民1600余人次。緊密對接轄區物業公司,推動“紅色物業”建設,黨員與物業工作人員聯合開展“安全巡查”“環境美化”等行動,將專業物業服務從“被動響應”轉為“主動服務”。用好“四員一律”,組成“調解智囊團”,用法律知識和共情技巧化解矛盾,成功調解各類糾紛矛盾25起。
構建“生態圈”,以多元參與激發治理生命力。通過搭建平臺、完善機制,引導居民、商戶、社會組織等多元主體從“旁觀者”變為“參與者”,共同打造“社區共治生態圈”。推行“居民議事會”制度,居民自主討論社區事務。組建“紅色商戶聯盟”,動員轄區超市、藥店、餐館等商戶參與社區服務,培育“鄰里互助隊”“環保先鋒隊”等12支志愿服務隊伍,黨員帶頭參與,居民自愿加入,截至目前,已開展志愿服務活動40余場。形成了“黨建強、治理優、群眾贊”的良好局面,讓基層治理的“毛細血管”更暢通,讓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共建共享中持續升溫。(撰稿:孫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