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義城街道龍咀湖社區籌備組堅持黨建引領,建立多方議事機制,打造智慧社區云平臺,創新構建“多方共治、信息互通、科技賦能”的城市精細化管理新格局,推動社區治理向下扎根,從“單打獨斗”走向“多元聯合”。
黨建引領,織密“多元共治網”。由社區黨支部牽頭,打造由“社區黨支部—物業企業—居民群眾”構建的多方參與機制,居民從“旁觀者”變身“參與者”,共同解決小區各類矛盾難題;構建“黨支部統籌引領—黨員示范帶動—居民廣泛參與”的治理格局,打造“1+N”協商議事陣地,推出“小馬扎議事會”,以紅色力量凝聚治理合力,矛盾化解前置化。通過建立“議題征集-審定議題-議前調研-議中協商-公示公開-跟進落實”六步議事法,使協商過程規范有序、科學有效。實施“清單制”服務模式,通過征集“需求清單”,整合“資源清單”,落實“服務清單”,推動“點單”與“銷單”精準對接。今年以來,共解決電動自行車充電難、小區步道硬化等民生問題30余件,開展志愿服務80余次。
科技賦能,打造“智慧治理云”。引入智慧社區云平臺,利用線上平臺收集訴求,結合線下走訪,建立精細化臺賬,提升服務精準度。網格員在走訪巡查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可以通過該系統實現一鍵登記上報,社區負責人可通過線上平臺全階段全過程參與;暢通信息渠道,云端共享,做到“一口采集,多口使用”。采取“兩委成員包聯”機制,對于轄區事件建立“上報—指派—處理—辦結—回頭看”五步走閉環體系,對發生的各類問題進行跟蹤處理,隨時查看處理進度,實時統計任務處理完成數、待處理數、已超時事件數,確保責任到人,社區工作“踏石留印”。通過社區黨支部牽頭,利用“線上平臺+物業+志愿者”聯動模式,對轄區內107名殘疾人、375名空巢獨居老人進行重點關注,及時更新掌握動態。截至目前,線上平臺共覆蓋轄區樓棟77棟,房屋總數8044個,采集居民信息14477人,處理事件6613件。
靶向發力,下好“需求對接棋”。龍咀湖社區籌備組創新“公共收益代收”模式,精準對接公共資源與民生需求,通過將小區電梯、道閘廣告等公共收益入賬三資賬戶代管,根據居民意見建議,經嚴格公示,將公共收益用作改善小區公共設施,共計改善小區隔離護欄、遮雨棚等公共設施11處,累計投入8萬余元。社區聚焦“一老一小”,構建“老有所享、幼有所學、老幼同樂”的幸福格局,今年以來,開展“學雷鋒”黨員志愿者關愛老人、七夕拍照、制作手工錘等面向老年人的活動14場,惠及400余人次。為青少年帶來種子科普、親子運動會、安全知識問答等聚焦青少年兒童活動15場,服務500余人次。為破解轄區退捕漁民、失地農民等群體“找零工難”,社區聯合街道社會事務辦開設“零工驛站”,目前已登記求職人員12人,其中退捕漁民2人,推送企業用工需求35條,涵蓋商超、餐飲等領域超50家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