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包公街道蕪湖東路社區黨委堅持黨建引領,通過織密組織線、用活資源線、延伸服務線,“三線”深度融合、同向發力,構建起運轉有序、協同高效、暖心貼心的社區治理新格局。
建強“組織堡壘”,激活治理“一池春水”。社區黨委以標準化建設為抓手,優化組織架構,將黨支部建在網格上、黨小組設在樓棟里,構建“社區黨委—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四級聯動體系。同時,吸納物業、業委會、共建單位中的黨員骨干進入治理隊伍,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協調解決治理難題。選優配強網格黨支部力量,組建多支以黨員為骨干的志愿服務隊,真正實現“支部建在網格上,黨員沉到鄰里中”。今年以來,共組織開展聯席會議20次,成功處理矛盾糾紛10余件,有效解決電梯更換、消防無水、物業矛盾等一系列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搭建“紅色平臺”,打造共建“強力引擎”。針對服務資源分散、社區力量單薄等問題,社區黨委積極搭建資源整合平臺,變“獨角戲”為“大合唱”。針對社區治理中的“硬骨頭”,黨委牽頭搭建“梧桐雨議事廳”協商平臺,建立“三單兩議”工作法,即問題收集單、責任認領單、成效反饋單+聯席會議、居民評議,將原來分散的各項功能匯聚起來,構建“一站式”矛盾化解平臺。截至目前,“梧桐雨”協商議事廳開展人民調解活動65次,成功處理矛盾糾紛40余件,矛盾化解率100%,參與協商議事達300余人次。
做實“服務文章”,傳遞民生“暖心溫度”。社區黨委推行“黨員亮身份、服務亮承諾”機制,組織黨員認領“政策宣傳崗”“矛盾調解崗”“便民服務崗”等崗位,針對獨居老人、困境兒童等特殊群體,開展“一對一”結對幫扶。此外,依托“黨員志愿服務隊”,常態化開展免費理發、健康義診等便民活動,把服務送到群眾“家門口”,用黨員的“辛苦指數”換取群眾的“幸福指數”,讓“民生服務”在社區治理中持續釋放溫度。截至目前,共開展志愿服務20余次,受惠達100余人。(撰稿:鄭紅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