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煙墩街道陶壩社區黨總支堅持黨建引領,創新構建“點上強引領、線上聚資源、面上求共治”的多元聯動機制,推動社區治理從“單打獨斗”的“獨角戲”走向“多元協同”的“大合唱”。
建“引擎”強核心,激活基層治理“神經末梢”。堅持以黨建引領為“核心引擎”,構建起“社區黨總支—小區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四級組織架構,持續向下延伸組織根系,打通治理“末梢”。成立“同心陶壩·社區治理聯盟”,吸納20余家聯盟單位,推動轄區資源、網格力量、優質服務“三融合”,增強協同治理動力。聚焦百姓關切,建立每月物業聯席會議機制,由小區黨支部牽頭,形成“問題清單—責任認領—成效反饋—問題銷號”閉環管理,累計破解道閘安裝、僵尸車清理、非機動車亂停放、綠植補種等民生難題10余項。扎實筑牢組織根基,嚴格落實“三會一課”、主題黨日,開展“六尺巷精神”學習、廉政教育、紅色觀影、榜樣學習等主題活動20余場,構建“理論+實踐”黨員教育雙軌道。
牽“紐帶”優服務,織密為民辦事“暖心網絡”。以響應需求、整合資源為雙輪驅動,精心編織緊密高效的為民服務紐帶。依托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和小區“紅領哨所”雙陣地,推行“兩委”進小區、“七天不打烊”工作機制,針對居民日常高頻需求,打造“便民服務日”品牌,年均提供義診、理發、磨刀磨剪、血壓測量等貼心服務20余場,真正實現從“15分鐘生活圈”到“零距離服務圈”的升級。通過精準化“民意收集”,緊盯“一老一小”重點群體需求,持續優化“益”心佑老、“益”心守未、“共享媽媽”、暑假托管等特色項目,構建“老有所樂、幼有所學、鄰里互助”的服務生態,累計開展活動96場,服務超5000人次。通過設立“悅鄰里”矛盾調解室,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形成“紅色小管家+專業社工+志愿者”三級調解體系,成功化解鄰里及物業糾紛67起,切實做到“小事不出網格、難事不出社區”。
聚“合力”促共治,構建多元參與“活力共同體”。以打造“多元協同治理矩陣”為核心,積極推動“同心陶壩·社區治理聯盟”20余家成員單位深度聯動、資源共享。社區發布“資源認領清單”,精準對接居民需求與轄區單位優勢,引導企業參與地面硬化、承辦鄰里文化節、慰問高齡老人及公益志愿服務40余場,實現資源與需求高效匹配。充分發揮黨員、志愿者、物業企業、“四員一律”四支隊伍力量,協同開展護老、護學、巡查、調解、反電詐宣傳等志愿活動116場次,凝聚治理合力。深化“雙向進入、交叉任職”機制,推動小區黨支部與物業、物管會深度融合,依托議事平臺協調解決物業管理難題,持續提升服務品質。打造“有事好商量 越來‘悅’‘融’合”平臺,引導居民通過協商共解樓道清理、車輛停放等關鍵小事,形成“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的良好氛圍。(陳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