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更好地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建好與群眾之間的連心橋,常青街道梳背橋社區堅持“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的服務理念,著眼“小切口”辦好民生“大實事”,不斷提升為民服務能力和水平,全面推進社區治理各項工作開花結果。
建強小區支部體系,筑牢治理根基。優化組織設置,實現“有形覆蓋”。按照“一小區一支部”原則,成立3個小區黨支部,將黨組織的神經末梢延伸到居民身邊,實現了黨組織對小區的全覆蓋。強化政治功能,嚴格落實“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組織生活會等制度,結合小區實際,成立“黨員志愿服務隊”,引領黨員在環境衛生整治、文明養犬、物業監督等工作中亮身份、作表率,通過一系列活動,增強黨組織向心力與凝聚力。
推動“兩委”下沉服務,破解治理難題。深化民情走訪,扎實開展“兩委”進小區工作,由“坐等上門”變“主動下沉”,通過“線下+線上”多種方式,社區“兩委”委員常態化開展“兩委”進小區工作,與居民群眾面對面交流、心貼心溝通,及時了解、收集居民反映的各類問題和建議,建立民情臺賬。今年以來,共收集問題意見20余條,現場答疑近100條。針對新型小區普遍存在的物業糾紛、設施維護、公共服務等突出問題,“兩委”能夠現場解答或協調解決的,立即處理;需要協調居民、物業或其他部門解決的,由社區牽頭召開協調會,整合資源合力攻堅,及時向居民反饋結果,做到“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確保居民訴求得到實質性解決。今年以來,由社區牽頭,協商議事解決了房屋漏水維修、噪音擾民糾紛、車閘維修、地下車庫地面維修等問題近30個。
聚焦居民多元需求,提升服務溫度。做實基本公共服務,依托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小區黨群服務站等陣地,整合資源,推動民政、衛健等基本公共服務事項下沉小區,提供“一站式”或代辦服務,讓居民在家門口就能辦理相關業務。做優特色便民服務,根據老年人、青少年等不同群體需求,提供“智能手機教學班”“舞出精彩舞蹈班”“語聲俱來誦讀班”“七彩暑期興趣班”等服務。同時,依托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小區黨群服務站等陣地不定期開展便民理發、健康講座、法律咨詢、健康體檢等便民服務。今年以來,各類常規班、暑期班服務居民約400人次,便民服務覆蓋居民約200人次。
下一步,梳背橋社區黨總支將繼續深化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創新,聚焦居民需求持續發力,不斷提升治理精細化水平,讓居民收獲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與安全感。(張夢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