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包公街道炳輝社區黨委針對轄區老齡化突出、獨居老人關懷需求迫切的實際,堅持以黨建為引領,創新發起“香樟樹下之約”志愿服務項目,通過“多元組隊、常態互動、精準服務”的工作思路,構建起關愛獨居老人的溫情服務網,讓社區養老更有溫度、基層治理更顯力度。
“多元組隊”建隊伍,筑牢服務“主心骨”。社區黨組織充分發揮統籌協調作用,以“黨建帶群建”為抓手,組建“居民+專業+黨員”三位一體的志愿者服務隊伍,為“香樟樹下之約”提供堅實力量支撐。一方面,廣泛招募社區熱心居民志愿者,挖掘退休教師、在職職工等群體潛力,吸納有閑暇時間、有愛心耐心的居民參與;另一方面,聯動社區衛生站、轄區理發店等資源,邀請醫護人員、理發師加入,其中黨員志愿者主動亮身份、作表率,組建“黨員理發先鋒崗”“黨員健康服務組”,形成“居民志愿者陪聊幫扶、專業志愿者精準服務、黨員志愿者帶頭引領”的分工模式。同時,根據7位高齡獨居老人的健康狀況、生活需求等情況,采取“多對一”結對方式,2到3位志愿者對應1位老人,確保服務精準對接、不留空白。
“常態互動”定機制,織密關懷“服務網”。社區黨組織牽頭建立“日常+定期”雙軌服務機制,讓“香樟樹下之約” 從“偶然相聚”變為“常態守護”。每日清晨,志愿者與老人準時在香樟樹下集合,陪老人散步嘮嗑、傾聽心聲,對行動不便的老人主動上前攙扶;若遇雨雪天氣或老人未按時下樓,志愿者第一時間電話聯系或上門探望,防止意外發生。在日常互動中,志愿者隨身攜帶“需求記錄本”,實時記錄老人的生活訴求,小到幫忙采購蔬菜、代繳水電費,大到協助就醫問診,均能第一時間協調解決。每月10日定為“集中服務日”,社區組織醫護志愿者為老人免費測量血壓、血糖,講解慢性病護理知識;黨員理發師志愿者現場搭建臨時理發點,為老人修剪頭發,同時設置休息區,提供熱水、雜志,讓老人在舒適環境中享受服務,切實把關懷送到老人心坎上。
“精準服務”見成效,激活治理“新動能”。“香樟樹下之約”實施以來,在黨建引領下實現服務成效與社區治理“雙提升”。從服務規模看,志愿者隊伍從最初的5人壯大至18人,結對幫扶老人從3戶擴展到7戶,越來越多居民主動加入志愿服務,形成“人人愿參與、戶戶受關懷”的良好氛圍。從服務實效看,獨居老人的精神狀態和生活質量顯著改善,以往“閉門獨居”的老人如今常聚在香樟樹下談笑風生,臉上笑容明顯增多。從治理效能看,該項目成為社區凝聚人心的“紐帶”,居民通過參與志愿服務加深彼此了解,社區矛盾糾紛同比減少 20%,鄰里關系更加和諧,基層治理的群眾基礎進一步夯實。(撰稿:丁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