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興社區康園黨委堅持以黨建為統領,把組織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把服務溫度轉化為幸福厚度,探索出一條“多元共治、精細服務、特色賦能”的基層善治新路徑,讓居民在家門口就能感受到穩穩的幸福。
黨建搭臺,多元力量“同臺唱戲”。康園黨委充分發揮黨建引領“軸心”作用,通過力量聯勤和資源聯享把支部建到網格上、把資源聚到家門口。康園黨委吸納黨員干部、社區民警、法律顧問、志愿者等200余人,組建“紅管家”巡邏隊、“法律診所”調解團、“紅色代辦”服務隊,常態化開展巡邏防控、隱患排查、糾紛調解、便民代辦;攜手轄區企業、物業、社會組織,推出科普宣傳、愛心義診、環境衛生整治等組團式、項目化服務,實現“居民點單、黨委派單、多元接單”。截至目前,已開展集中服務8場次,惠及居民400余人次,實現“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區”。
黨建凝心,線上線下“雙向奔赴”。康園黨委把群眾“表情包”作為工作“風向標”,緊盯“一老一小”、老黨員、殘疾人等特殊群體需求,通過“線上+線下”服務,用心用情把服務做到心坎上。“線上”依托政務服務熱線、樓棟微信群等平臺,24小時收集社情民意,做到“民有所呼、我必有應”;“線下”以網格為基本單元,深化黨群家訪、“六情”走訪,建立“問題、任務、責任”三張清單,閉環銷號。今年以來,累計收集群眾訴求、意見建議200余件,辦結率、滿意率均達95%左右,搭起黨群“連心橋”,繪就民生“幸福圈”。
黨建領航,特色載體“賦能增效”。康園黨委堅持書記領航、黨員帶頭、群眾參與,創新推出“黨建+”系列品牌,激活基層治理“紅色引擎”。建立“黨建+紅色網格”,把支部建在網格、黨員沉到樓棟,實現“人在網中走、事在格中辦”;建立“黨建+居民自治”,打造“老書記工作室”“睦鄰議事廳”,開展“六情接待日”,讓居民從“站著看”到“跟著干”,成為小區治理主人翁;建立“黨建+特色服務”,聚焦民生保障、安全生產、城市管理等重點工作,常態化開展各類志愿活動,推動服務精準化、常態化、長效化。(撰稿:畢瑩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