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蕪湖路街道城南社區黨委堅持以黨建引領為核心,針對流動黨員“去向難掌握、學習難開展、作用難發揮”等痛點問題,創新實施“精準摸排、平臺搭建、機制保障”三位一體工作法,用心用情做好流動黨員教育管理服務工作,確保流動黨員“離鄉不離黨、流動不流失”,為基層治理注入“紅色動能”。
精準摸排夯根基,織密流動黨員“管理網”。社區黨委始終將摸清底數作為流動黨員管理的“先手棋”,著力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排查網絡。建強摸排隊伍,按照“劃片包干、責任到人”原則,將轄區科學劃分為5個網格片區,每片區配備2名專職網格員,組建“社區黨委—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三級排查體系,累計走訪排查127家企業、56個商鋪,實現流動黨員摸排全覆蓋。創新宣傳載體,在流動人口集中的菜市場、社區服務大廳等重點區域張貼流動黨員報到海報50余份,懸掛“黨員找組織、組織找黨員”主題橫幅20條,營造“黨員回家”濃厚氛圍。深化“雙找”機制,推行“組織找黨員、黨員找組織”雙向互動模式,網格員深入企業開展“三找三說一明確”專項行動:即找到基層單位、企業負責人、實有黨員人數;說明摸排來意、政策要求、登記流程;明確聯絡渠道和服務內容,為流動黨員教育管理奠定堅實基礎。
創新載體搭平臺,激活流動黨員“紅細胞”。社區黨委堅持“教育管理與作用發揮相結合”理念,打造多元化平臺激發流動黨員參與熱情。打造“吾鄰講堂”理論陣地,依托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每月開展“吾鄰講堂”專題學習,圍繞黨的二十大精神、黨章黨規等內容設計課程18期,累計覆蓋流動黨員240人次,確保理論學習“不掉線”。搭建“鄰里集市”實踐舞臺,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引導流動黨員發揮職業特長,積極參與政策宣傳、健康義診、環境整治等志愿服務活動24場,讓流動黨員在服務群眾中亮身份、作表率。創設“城南說事”議事平臺,依托社區“城南說事”協商議事品牌,邀請流動黨員代表參與社區事務決策,全年召開議事會5次,成功推動解決小區停車難、綠化改造、充電樁安裝等民生問題11項,使流動黨員從“旁觀者”變為“參與者”。
完善機制固根本,構建雙向共管“強磁場”。社區黨委注重制度建設,著力構建流動黨員“離鄉不離黨、組織在身邊”的保障體系。健全雙向報備機制,嚴格落實流動黨員組織關系轉接規定,建立流出地與流入地黨組織“雙向報備、定期溝通”制度,全年規范辦理流動黨員組織關系轉接47人次,其中跨省轉接12人次,確保組織關系“接得住、管得好”。落實動態管理制度,為每名流動黨員建立“一人一檔”管理臺賬,流動黨員外出前向社區黨支部提交書面申請,返回后3日內主動報到,實時掌握流動黨員思想動態和現實表現。強化激勵關懷措施,每年開展“優秀流動黨員”評選表彰活動,對在社區治理、志愿服務中表現突出的5名流動黨員予以表彰,并通過社區宣傳欄、微信公眾號等平臺宣傳其先進事跡2篇,切實增強流動黨員的歸屬感和榮譽感,讓“紅色基因”在流動中傳承延續。(撰稿:許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