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蕪湖路街道太湖新村社區扎實推進黨群服務陣地“親民化”改造,突出功能多元化,資源多樣化、服務精準化,以優質服務凝聚群眾,暢通服務群眾“最后一米”,有效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指數。
拓陣地、優布局,突出功能多元化。社區嚴格遵循“服務區域最大化、辦公面積最小化”原則,將分散辦公區域整合,騰出空間全部用于服務群眾,打造集“辦、學、樂、議”于一體的黨群服務中心。中心內設置便民服務大廳、志愿者服務站、居家養老服務站、心理咨詢室、家長學校、社會組織孵化園、文體活動中心、協商議事廳、“歇歇腳”便民角等20余個功能室,配齊桌椅、書籍、健身器材等設施,實現“一室多用、錯時使用”,讓陣地成為群眾想來、愛來、常來的“溫馨港灣”。同時,社區黨委根據各小區(片區)實際情況,依托物業用房、小區架空層、“三供一業”移交用房等打造6個小區(片區)黨群服務站,把服務觸角延伸到樓棟門口,讓居民在家門口就能參與活動、享受服務。
建隊伍、聚合力,突出資源多樣化。社區精心打造社會組織孵化園陣地,培育紅細胞、領里守望、沁心玫瑰、星和義警等12個社區社會組織,常態化開展困難幫扶、安全巡查、理論宣講等志愿服務活動,滿足居民的多樣化服務需求。通過日常治理、入戶走訪,社區深入挖掘有熱情、有精力、有特長的黨員群眾,將其吸納進網格服務隊,組建“紅色小管家”“樓棟長”隊伍,精準掌握轄區老人、兒童、困難家庭等群體需求,提供“點對點”幫扶。針對居民“縫補難”的高頻需求,社區專門引進姚師傅縫紉志愿服務隊,為轄區80歲以上老人免費修補衣物,累計服務超200人次;引入包河區德尚社工社會組織,開展養老健康講座、家庭教育指導、公益風尚培育、文體娛樂活動等專業服務,拓寬為民服務廣度。社區實行“以服務兌換積分,以積分兌換星級”的志愿服務積分制,定期召開志愿者表彰會,對優秀志愿隊伍和突出個人予以表彰和獎勵,激發志愿者們的自豪感和參與熱情。今年以來共表彰各類志愿者45人。
強服務、解民憂,突出服務精準化。推行“走動式”辦公,穩步推進“兩委”進小區,化被動受理為主動服務,開展“聊家常”“談心事”“解難題”等活動。依托6個小區(片區)黨群服務站,常態開展“八個到家”服務,同步開展社保認證、高齡補貼申請等業務代辦,讓居民“少跑腿、不跑腿”。結合民情大走訪、紅色小管家“敲門行動”、“六情”大走訪等,廣泛征集黨員群眾意見,梳理形成“居民需求清單、社區服務清單、項目資源清單”,推行“居民點單、社區派單、黨員志愿者接單”模式。借助“有事好商量”議事平臺,今年以來已協商解決小區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環境衛生整治、非機動車充電樁增設等民生實事42件,把“群眾盼的”變成“社區干的”。立足居民需求,社區重點打造多個特色志愿服務品牌,“梧桐新語”理論宣講隊運用群眾的語言講政策;“家校社共育”項目聯動學校、家長開展親子活動;“嘉風禮鄰”家風傳承項目挖掘、傳承和弘揚優秀家風,促進家庭文明建設和鄰里關系的和諧。今年以來,社區依托“1+6+N”黨群服務陣地矩陣,開展“我們的節日”“文明實踐”“理論宣講”等活動50余場,各類志愿服務80余場,累計服務群眾3000人次,讓精準服務直抵人心。(撰稿:陶許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