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園黨委堅持黨建引領,創新運用“烹飪”思維,將基層治理工作拆解為“選、切、炒、調、品”五道工序,把居民需求“原材料”轉化為幸福“佳肴”,持續提升治理效能與居民滿意度。
精準“選料”,筑牢治理“食材庫”。康園黨委堅持“腳步為親”的理念,依托黨支部、網格員、紅色小管家、樓棟黨小組長及黨員骨干組成的“紅色信息員”隊伍,通過“日常走訪+定期懇談+線上反饋”模式,深入收集居民訴求,同時每周收集三級群內居民訴求,構建治理“食材庫”。將問題按環境衛生、物業服務等六大類梳理歸檔,建立“三單”機制逐一銷號,截至目前,累計收集各類訴求230余條,辦結率達98%。
精細“切配”,鍛造服務“硬支撐”。康園黨委結合轄區實際劃分2個微網格,每個網格配備“1名網格員+4名網格信息員+8名黨員志愿者”的“紅色管家”團隊,將政策宣傳、環境整治、安全巡查、矛盾調解、便民服務等核心工作,拆解為可操作、可量化的具體任務,明確責任到人、時限到點。推動黨員干部“沉在網格、干在一線”,真正實現事事有人管、件件能落實,確保居民“小事不出網格、服務就在身邊”,以精細化網格服務筑牢基層治理硬支撐。
充分“翻炒”,激活共治“新動能”。康園黨委精準把握治理“火候”,推動各方力量在共治“炒鍋”中充分融合。通過設崗定責引導黨員亮身份、當先鋒,積極投身環境整治、矛盾調解等基層治理工作。同時培育物業、物管委、志愿者隊伍等“優質配料”,依托黨建聯席會、社企聯動座談會等平臺,推動與庚玖醫院、合肥水務集團濱湖供水分公司等多元主體協同互動,累計簽訂共建協議6份,形成“黨委引領、多元共治共享”的生動治理局面。
用心“調味”,擦亮服務“金名片”。康園黨委錨定居民需求導向,深耕便民服務提質。依托三級微信群搭建“線上服務驛站”,覆蓋居民超7500人,實現業務“線上辦、少跑腿”;為17名特殊人群建立“一人一檔”,精準提供家庭醫生、上門保潔、智能預警等暖心關懷。每月常態化開展“志愿十號”便民服務,結合節氣節日策劃趣味運動會、暖心烘焙坊等特色活動5場,吸引超千人次居民參與,讓服務既有力度更有溫度,持續凝聚濃厚社區認同感。
精美“裝盤”,輸出治理“好成果”。康園黨委聚焦治理實效落地,以公開透明方式亮出治理答卷。通過轄區宣傳欄、三級微信群等渠道,定期“曬”出設施維修、矛盾化解、綠化升級、特色活動開展等民生實事成效,用直觀變化讓居民看得見、摸得著。同時通過問卷調研、座談交流等方式廣泛收集居民“品嘗”反饋,精準捕捉需求痛點。針對意見建議靶向優化服務流程、升級治理舉措,推動工作常做常新,讓治理成果更貼合居民期待,持續擦亮基層治理優質品牌。(撰稿:童玉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