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金翰網格黨委始終堅持黨建引領,深入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以居民需求為導向,創新探索“三題”工作法,推動基層治理提質增效。
主動點題,筑牢民意收集“紅色堡壘”。金翰網格黨委線下以小區、樓棟為主陣地,推動黨員在小區樓棟亮身份、當先鋒、作表率。依托黨群服務站、小區涼亭、樓棟大廳等陣地,兩委成員、紅色小管家每周開展“相約一樓見”“書記接待日”等活動,面對面收集群眾意見和建議,變“坐堂調解”為“上門問診”,實現服務群眾“零距離”。今年以來,共收集并解決環境衛生、車輛秩序、電梯安全等問題19個。線上以“政務微信”和“共治包河”為橋梁,建立小區微信群、樓棟居民群,圍繞群眾“報事”和“辦事”,拓寬居民“發聲”渠道,并形成“問題清單”和“需求清單”逐一銷號。
多元解題,構建議事協商“紅色矩陣”。將“兩委”成員、社區民警、紅色小管家組成流動調解隊,吸納小區里的熱心黨員、退休老師等3名志愿者擔任調解員,發揮其“人熟、地熟、情況熟”優勢,切實解決了空調噪音擾民、夫妻矛盾等群眾關心的煩心事、糟心事。另外,針對一些專業性強且較復雜的問題,引入心理咨詢師、律師等專業人員,開展“四員一律進社區”活動,為需要的居民群眾提供專業意見,從法、理、情的角度耐心勸導,幫助化解矛盾。搭建“金連心”議事平臺,邀請小區居民代表、物業公司等多方參與,針對小區內綠化更換、老舊木橋維修等8件公共事務,定期召開協商議事會,共同商討解決方案,確保問題及時有效化解。
精準答題,激活基層治理“紅色效能”。金翰網格黨委堅持“協商于民、協商為民”的理念,明確“議前明需求、議中聚共識、議后抓落實”流程,對協商確定的民生事項,如公共設施維修、電動車棚增設等,責任到人,倒排銷號。依托小區樓棟公示欄、樓棟微信群同步公示落實動態,暢通居民反饋渠道,方便居民監督。由黨員志愿者、樓棟長等組成的“紅袖標文明巡查隊”定期開展“回頭看”,對落實不到位的,要求重新調整方案,以釘釘子精神推動協商議事結果從“紙上”落到“地上”,確保協商成果真正轉化為惠民實效,進一步提升社區治理溫度和質效。(撰稿:夏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