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街道王大郢社區充分運用“黨建+”模式,通過發揮網格作用、聯動普法宣傳、豐富文化生活等方式,深化基層精細化服務,不斷提升社區基層治理能力和水平,增強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
“黨建+網格管理”,打通社區服務的“快車道”。王大郢社區聚焦基層治理精細化需求,將轄區劃分為5個基礎網格,通過整合社區工作人員、黨員骨干、“紅色小管家” 等力量,構建 “網格吹哨、黨員報到、全員響應” 的工作體系,實現 “人人都有責任田、事事都有責任人”。上半年以來,社區 “紅色小管家” 累計收集居民訴求問題28條,已成功解決26件,以 “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著落” 的實效,讓網格成為服務群眾的 “前沿陣地”,真正把民生服務送到居民家門口。
“黨建+文化賦能”,豐富居民生活的“朋友圈”。以黨群服務中心為核心陣地,王大郢社區緊扣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通過開展慰問幫扶、手工體驗、民俗傳承等系列特色主題活動,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日常生活,引導居民從 “旁觀者” 變為 “參與者”。同時,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定期舉辦 “書香分享會”“科學小實驗課堂” 等多樣化活動,聚焦青少年成長需求,助力青少年全面發展。今年以來,已累計開展各類文化志愿活動32場,服務居民1250余人次,不僅豐富了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更營造了 “鄰里和睦、共建共享” 的良好社區氛圍。
“黨建+志愿服務”,織密民生保障的“連心網”。王大郢社區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深化 “黨建 + 志愿服務” 模式,通過設立 “黨員先鋒崗”、推行 “四個合格黨員” 評選機制,引導黨員主動亮身份、作表率,推動黨員與群眾 “同頻共振”,實現治理效能 “1+1>2”。今年以來,社區圍繞城市精細化管理、垃圾分類宣傳、文明出行引導等重點工作,組織黨員志愿者開展專項行動10余次;通過定期召開 “民情懇談會”,搭建志愿者與群眾的 “連心橋”,精準收集群眾意見建議10余條,針對性解決環境整治等民生問題。此外,組建志愿幫扶小組,為高齡老人、獨居老人、困難家庭、殘疾人等特殊群體提供 “一對一” 幫扶,用實際行動詮釋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讓志愿服務成為社區治理的 “暖心底色”。(劉亦凡)